姚明时代落幕,中国篮球改革征途漫漫
历经2807天的辉煌与挑战,中国篮球的“姚明时代”于2025年10月31日画上了句号。新华社报道,按照章程,姚明的第二届任期本应还有两年,但他选择提前卸任。在中国篮球协会执委会上,姚明解释称,他希望为新领导班子留下一个完整的奥运周期,以便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他表示:“篮球是我一直热爱的事业,希望今后大家能和我一起继续支持中国篮球。”
然而,在姚明时代结束之际,外界热议的话题之一便是他是否应该为过去两个奥运周期中国篮球成绩下滑负责。从结果来看,姚明作为篮协掌门人,任期内的国际战绩确实不尽如人意:亚洲杯第五名、第八名,杭州亚运会铜牌,世界杯未能晋级16强,中国男篮和女篮均未能晋级东京奥运会与巴黎奥运会。即便中国女篮在世界杯上取得亚军,三人女篮在东京奥运会上摘得铜牌,但这一切在巴黎奥运会上都被无情地终结。
然而,在姚明接任之前,中国篮球已开始走下坡路。仁川亚运会中国男篮无缘奖牌,男篮亚洲杯排名第五,创下亚洲杯史上第二差成绩。尽管姚明努力止住颓势,但中国男篮在FIBA排名从第14位下滑至第30位。
姚明曾表示:“国家队成绩不好不代表中国篮球不行。”在职业联赛改革、体教融合、基层篮球赛事扩张和篮球文化推广等方面,姚明确实做出了很多努力,尝试了多种改革方式。以CBA联赛为例,工资帽的设定和专职裁判队伍的建设,旨在根治职业篮球联赛的顽疾。尽管成果显现需要时间,但CBA联赛的休赛期人员流动更加活跃。
姚明对中国篮球改革的功过,至今难以准确评价。他与中国篮球未能实现预期中的化学反应。姚明上任之初,时任篮管中心主任李金生曾表示,姚明非常适合中国篮协主席这个职位,他的钻研精神和能力得到了广大篮球爱好者的认可。
姚明尝试了从“双国家队模式”到CBA联赛改制再到小篮球项目启动等多个层面的篮球改革,但国家队层面的尴尬成绩终究成为致命伤。姚明曾表示:“我们习惯于把责任找一个名气最大的人来扛,但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以后谁再来向前推动?该怎么做?”
如今,姚明卸任,中国篮球在改革之路上继续前行。郭振明接任篮协主席时提到,他和新一届领导班子将面临巨大压力。他表示:“姚明主席在篮球界的个人影响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非常独特,但与国家对三大球振兴的整体部署和要求相比,我们仍有一定差距。”
姚明卸任,中国篮球改革仍在路上。尽管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姚明在多个方面留下了积极的成效。中国篮球在国际赛场的表现尚未回暖,新一届管理层在洛杉矶奥运周期将需接棒姚明,继续推动改革。
郭振明表示:“我们要在姚明此前工作的基础上,集思广益,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继续深化篮球改革,进一步体现我们的制度优势。”他表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将成为下一步工作的试金石,他们有信心、有决心一步一步推进改革。